第324章君臣闲谈(1)

杨易夫妻换轿乘辇,过西华门入西苑门再过一道桥,到了瀛台,瀛台三面临湖。此时的太液池水波**漾、芦苇瑟瑟,荷叶已经凋零,枯黄的梧桐叶随波逐流,一片清秋景象。

昭和殿前的澄渊亭里,一身常服的崇祯正和田贵妃下棋,周皇后和袁贵妃在一旁吃茶休息,几个宫女和小答应侍候着。

杨易夫妻在宦官引领下,在亭子前欲行大礼。崇祯和颜悦色道,“爱卿新婚燕尔,新娘子隆装在身不方便,免礼了。来,让娘娘们端详端详你的新娘子。”

杨易和若惜小心翼翼的走进亭子,规矩的坐在墩子上,尤其是若惜,有些手足无措。

周皇后笑嗔,“皇爷真不会说话,瞧你把新娘子给吓得。”

崇祯拍拍额头,“这里不是朝堂,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,二位不用拘礼。”确实不是朝堂,但是尊卑有别,可不能放肆。

周皇后亲切的拉着若惜的手,“真是俊俏人儿,本宫见了都喜欢,这支金钗算是本宫给你的见面礼。”周皇后把一只金钗放到若惜手里,金钗乃凤纹,做工精美。

见皇后如此随和,若惜也放松不少,“娘娘已经送我很多嫁妆,再收礼物受之有愧。”杨易看了看那支金钗,双眼放光,古董啊!

皇后做了榜样,田贵妃和袁贵妃皆给徐若惜送了见面礼,田贵妃送的是一对白玉镯子,袁贵妃送的是金镶玉耳坠。

来之前,徐若惜也做了充分准备,给三位娘娘送的是香水、护肤霜、润唇膏三件套,只是香味不同,皇后喜欢茉莉花,香水是茉莉花味道。这些都是杨易用“高科技”制作出来的,极品工艺,足以吊打这个时代的胭脂水粉,三位娘娘甚是喜欢。连一向喜欢天然美的崇祯也为之侧目。

在短暂的紧张之后,若惜应对越来越自如,有理有节,不卑不亢,很快就能和贵妃们有说有笑。好歹出身书香世家,底蕴摆在那里。

随后皇后娘娘带着两位贵妃和徐若惜到湖上泛舟去了,御舟凤头凤尾,有黄缎凉蓬,四个小太监在船头船尾划船,宫女们乘坐另外两艘小舟紧随其后。

这下,亭子里就剩下崇祯、杨易和两个随侍太监。

杨易感恩道,“陛下赐婚微臣,微臣方能娶得良配,多谢陛下!”

“小恩矣!”崇祯叹道,“汝多番为国建功,朕却不能厚赏于你,汝理解朕之难乎?”

杨易立马跪下,“臣知足矣!陛下厚爱之心让臣感激涕零,以后定然精忠报国,不负圣恩!”

“起来吧!”崇祯打量一番杨易,意味深长道,“年少轻狂可以,但身为朝廷命官,与同僚们和睦相处方得长久”暗示杨易,你小子还是要搞好同事关系,得罪人太多,朕也不好办哪!

杨易听懂了崇祯的弦外之音,“感谢陛下教诲,臣改焉。”

历史上的崇祯其实相当自主的,提拔谁、罢免谁全是独断专行,不乏超常规的提拔,压根儿不虚看臣子的脸色行事。但杨易得罪的人太多了,为了争田地得罪了勋贵;苏州之行得罪了文官;同边军干仗得罪了武官;偌大的官场,只有寥寥几个认可杨易的人。提拔杨易,阻力太大了,崇祯不得不三思而行。

崇祯似笑非笑道,“汝有钱,巴结几个人岂不容易!”

杨易全身一震,皇帝好像话里有话啊,心思快速转动,苦兮兮道,“陛下,臣哪有钱啊,把臣的家当全部卖了也不够还债的。每日一睁眼就想着如何还债,表面风光,内里苦楚!”

崇祯叹道,“能借那么多银子也是本事不成,朕找勋贵们借万把两银子都费劲。”堂堂皇帝找勋贵们借钱,脸被打得啪啪响。

武清侯李国瑞家资巨万,本有花园多座,又在南城外耗费巨资修建庞大的园林,引三里河水入园,修建数年依然没有完工。崇祯闻之,破例派司礼监掌印太监、东厂提督王德化出面借银十万,李国瑞只肯借一万。崇祯大怒,把朕当叫花子么,欲治罪。李国瑞托各方勋贵说情之际,又把家里值钱的家伙摆到大街上卖,还说道,“因钦限借助,需款火急,各物贱卖,欲购从速。”意思是皇帝限期要钱,我没钱,只好低价贱卖物资,以满足皇帝。把皇帝的脸面丢尽了。

周皇后的父亲周奎,依仗国丈身份巧取豪夺无数财富。崇祯希望他做表率为朝廷捐资,周奎死活不肯。周皇后无奈之际,自己掏出五千银子给父亲,让他捐出去。谁知周奎还贪污了两千,只捐了三千两银子。

明末勋贵们的贪婪腐化、冷漠无能由此可见一斑。

崇祯命锦衣卫对杨易做了秘密调查,杨易确实是“负债经营”。

换个角度来说,崇祯为什么借不到钱?核心关键是大明朝廷的信用丧失。以朝廷发行的宝钞为例,无上限发行,无底限贬值,擦屁股都嫌硬。朝廷借钱能还么?不能。崇祯自己在借钱的时候恐怕压根儿也没考虑过还的问题。这也不能怪崇祯,王权社会嘛,靠的是威,对信用认识不足,或者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,是时代的局限性。

杨易则不然,一步步走来,极其看重信用,契约约定的就不折不扣的执行,宁可拆东墙补西墙也不债务违约。加之其产业越来越庞大,实力越来越雄厚,人们认可他的偿债能力。无论勋贵们同杨易有多少嫌隙,但是商业上同杨易往来,他们是放心的。农场银行发行的定额银票,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硬通货,商人们用其交易便捷、安全、放心。

崇祯穷,杨易也爱莫能助。国库可是黑洞,多少银子都填不满。

见崇祯一脸愁容,杨易赶紧挑好消息说,“陛下,农场前些日子秋收完毕,虽然被鞑子糟蹋了不少,但收获还是不错的,不日即将入户部仓,可缓解下朝廷难处。”

崇祯精神一振,“能入库多少?”

“入库四十五石粮食,以稻麦为主,部分杂粮”杨易道。目前农场总计垦荒六十万亩水旱田,其中十五万亩是播种后垦荒的,还没有种庄稼,故而没有算缴纳。差不多是一亩地缴纳一石粮食。农场的亩产量平均下来不超过两石,根据和农户的契约算,缴纳给朝廷后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农户的了,农场基本没有收获。因为灌溉设施维护等等,目前农场在粮食方面的种植还是亏损的,只是亏损的不多而已。

畜牧业和家禽业,因为鞑子入寇,损失惨重,双山养殖场都没了,总结一个字——亏。产业方面有些利润,但杯水车薪,连填补军费的漏洞都差之远矣。可以说,今年的农场整体是亏损的,亏得不轻,流动资金是靠着农场银行的储户存款来维持的。

唯一大赚特赚的是房地产,房地产为密丰带来庞大的银子,可以说是房地产拯救了杨易。杨易终于明白为何后世的政府要将房地产列为支柱产业,因为太赚钱了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