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赏诗

听闻潭清盛的话语,原本在酒注上受挫了的上三国特殊精神立即随之振奋起来。

他们的仕途利益可都系在了文赏会上,只需要潭清盛赢了,即使小皇帝不想,武朝也要沦为上三国的属国。

到了那时候,什么关税还不是任他们说?

“哼,小皇帝的手段固然让我等有些意外,但是也到此为止了。”

唐国特使嘴角勾勒起一抹冷冷的笑意,眉宇间满是自信的神色。

“陛下,今夜之要点不在酒注,而在于诗会。”

“潭老千里迢迢前来武朝,便是为了让我等见识一番属于上三国的文化底蕴。”

“也好教我知道,若是成为了上三国的属国,可以获得哪些的好处。”

秦桧拱手说道,言语之间对于上三国时极尽抬举。

万民的目光都落在了潭清盛身上,眼中满是希冀以及崇敬。

虽然成为上三国的文化属国传出去并不好听,但若是能引入上三国的文化底蕴,对于武朝也不算件坏事。

听闻了双方的话语,李宇嘴角勾勒起一抹弧度,轻松的往后面椅背上靠了靠。

“既然如此,那便开始吧。”

“也好让我等见识见识上三国的风雅究竟有何不同之处。”

李宇边说着,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。

然而这一幕落在别人的眼中,却如同轻视的挑衅一般,顿时令那因为李宇拿出了好酒而心有憋气的诗坛三秀目露怒意!

钟拓当即站起身来,大步的走出宴席来到过道中间。

他先是朝着四方鞠躬,随即又转身朝李宇拱了拱手,眼里含怒:“武帝如此戏谑,想必是轻视我唐国的文坛底蕴,既然如此,便先由我钟拓与武帝切磋切磋,还望不吝赐教!”

他话音刚落,诗坛三秀的另外两人也同样大步走出,应声附和。

“我等也愿意先为老师与武帝一试,还望赐教!”

两人齐声一喝,语气中满是咄咄逼人的傲气!

看到这一幕,秦桧以及朋党脸色都纷纷为之一喜。

“好!不愧是文坛的后起之秀,竟然有如此骨气!”

“果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名师出高徒啊!”

“诗坛三秀虽然年纪轻轻,但是声名在外,实在是不容小觑。”

“可不是,别说是不学无术之人,纵使是我武朝的文坛先辈,恐怕在诗赋一道上比之这三个年轻人都要差上了那么一筹。”

周围的百官纷纷窃窃私语,对着诗坛三秀投来赞赏的目光。

而秦桧等人嘴角的笑意更是愈发鲜明。

本来他们请来潭清盛便是为了让李宇输得心服口服。

也让武朝的子民百姓,士林学子见到与上三国之间的差距,心甘情愿的成为上三国的文化属国。

但如今却是没想到,潭清盛尚且未动,他的三个弟子被跳了出来。

而一旦李宇败在了诗坛三秀的手中,连潭清盛的脚都摸不到,那岂不是更丢人?岂不是坐实了武朝却是不如上三国!

届时不但李宇名声受挫,就连武朝也会自甘低头!

听闻了周围百官传来的喝彩声,诗坛三秀脸上露出一抹傲然之色,冷冷的看着前方依旧面色淡然的李宇,满是挑衅。

“既然三位想要求教,那朕若是不赐教,岂不太恃才而傲了?”

李宇缓缓的说道,但是却连身都不愿意起,一副不将诗坛三秀看在眼中的模样让对方心中气急。

而他话语中的恃才而傲四字却更是让武朝的众人面露讥笑之色。

毕竟他们都不知道不学无术的小皇帝究竟有什么才可傲的?

赌才吗?还是**才?

对于这等昏庸无度的帝皇,作为臣子的他们丝毫没有尊敬之色,反而都隐隐希望诗坛三秀能光明正大的教训一番狂妄无知的李宇,让他们也好乐一乐。

“哼,看来武帝很是自信啊,既然如此,我们师兄妹三人便先献丑了!”

钟拓冷哼一声道,为李宇轻视他的模样而感到不快。

“今夜我们便即兴赋诗,在下不才,便举荐以酒,水,月,楼阁作为引子如何?”

听闻钟拓的话语,李宇微微沉吟,在脑海中回忆了一番关于这方面的诗词,当下心中已是了然,便点了点头:“可以,那尔等便先献丑吧。”

李宇此话一出,顿时又是惹得哄堂大笑。

即使他身后武则天所扮演的小太监同样是面含笑意,美目流连在李宇的身上,满是异色。

她怎从来没发觉李宇竟然还这么有趣,与在宫中那副表面风轻云淡,实则心思难测的帝皇一面完全不同。

眼下看到了李宇的这鲜为人知的一面,让武则天心中对他更为好奇,心中涌现出一股异样。

诗坛三秀看到李宇一副完全不将他们三人看在眼中的摸样,皆是面露怒意。

“看来武帝很是有信心,既然如此,便由民女为陛下以水赋诗一首!”

诗坛三秀中的那名红袍女子率先站了出来冷声说道。

她是最看李宇这种不学无术的男子不顺眼的,当即便迫不及待想要羞辱他一番,看看李宇待会还能不能像现在这般笑得出来!

“请。”

李宇微微抬了抬手,脸上依旧挂着轻视的笑容。

红袍女子微微沉吟,踱步走到曲水流觞台近侧,目光幽幽的看着下方的碧波**漾以及水雾。

看到此处,她的双眼顿时一亮,急声念道。

“月下亭台月下湖,仙雾缭绕入潼镜!”

红袍女子话音刚落,周围顿时响起了一片叫好声!

“妙啊!月下有湖,水雾遮人眼便如同镜面一般,如此比喻修饰的手法,若是没有多年的诗书熏陶又怎会脱口而出!”

“不错不错,不愧是上三国的诗坛三秀,果然是名不虚传。”

“仅仅是这一句诗,恐怕都需要我武朝的许多学子奉旨为圭臬好生钻研多年了,这便是差距啊!”

红袍女子听到周围的叫好以及两位师兄传来的赞赏之意,顿时面露得意。

“还不错,放在武朝的年轻人中,这等文采诗气也算得上一等一的了。”

秦桧以及六部尚书相互对视一眼,皆是看到对方眼中的肯定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